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卫生 > 健康知识 > 正文

哪些疾病可以通过针灸治疗

发布时间 :2021年03月08日 10:58 浏览量 :

“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适应症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除对众所周之的骨伤科疾病有明显疗效外,对众多内科疾病也有独特效果,兹介绍如下:

●头痛:

包括紧张性头痛、偏头痛(即:血管神经性头痛)等,表现为头部压迫感、沉重感,或以一侧头部疼痛反复发作,甚至伴有恶心、呕吐,对光及声音过敏等症状。中医将头疼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阴虚阳亢型:症状为头痛且胀,多头顶痛为著,眩晕。伴有腰膝酸软,心烦、急躁易怒、夜寐不宁、甚或则恶心欲呕,或兼有胁肋胀。舌质正常或偏红,舌苔薄黄,脉弦或弦细。

2、瘀血头痛型:症状为头痛有定处,经久不愈,舌质正常或暗青,舌下系带青紫,脉涩。

3、肝气上逆型:症状为头痛略胀,疼痛每因气郁恼怒等情志变化而增减。伴有胸胁胀闷,时太息,性情急燥易怒,舌苔薄黄,脉弦。

4、阴虚火旺型:症状为头痛且晕,面红是而烘热。伴有耳鸣、耳聋,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不欲饮,舌偏红,苔薄微黄,脉弦细数。

采用针刺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等经络穴位,可起到疏经通络,调节气血,疏肝理气等作用,临床疗效甚佳,可明显缓解头痛症状。

●眩晕:

表现为自觉头晕眼花,视物旋转动摇的一种症状。中医将眩晕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肝阳上亢型:症状为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而头晕,头痛加剧,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眩。

2、气血亏虚型:症状为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

3、肾精不足型:症状为眩晕而见精神萎靡,少寐多梦,健忘,腰漆酸软,遗精,耳鸣。偏于阴虚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4、痰浊中阻型:症状为眩晕而见头重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苔白腻,脉濡缓。

采用针刺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督脉等经络穴位,可起到醒脑开窍,平肝熄风,升提气血等作用,临床疗效满意。

●失眠:

表现为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或者入睡困难,睡眠不深等症状。中医将失眠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肝阳上亢型:症状为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酸膝软,头重脚轻,舌红少津,脉弦或弦细数。

2、肝郁化火型:症状为心烦不能入睡,烦躁易怒,胸闷胁痛,经常叹息,头痛面红,目赤口苦,不思饮食,口渴喜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3、胃失和降型

痰火型:症状为睡眠不安,心烦懊侬,胸闷脘胀,头晕目眩,痰多,虚烦不眠,口苦胸闷,二便不畅,苔腻,脉滑数。治当健脾化痰和中,清热安神。

食滞型:症状为饮食不消,腹中胀满不舒,暖气,吞酸恶心,舌苔黄腻根厚,脉滑数。治当消滞和中。

4、心脾两虚型:症状为多梦易醒,或睡眠朦胧不实,醒后难以入睡,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少华,饮食无味,或腹胀便溏,舌淡,苔薄,脉细弱。

5、阴虚火旺型:症状为耳鸣目眩,虚烦不眠,心慌,失眠多梦,易激动,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部发红,口渴,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6、心虚胆怯型:症状为夜寐多梦,易惊易醒,甚则精神躁动,恍惚失常,彻夜不寐,心悸胆怯,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干,苔薄白,脉弦细。

7、阳虚水泛型:症状为心悸气短,眩晕恶心,胸腹胀满,身体浮肿,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弦滑。此型少见。

采用针刺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肾经、足阳明胃经、督脉等经络穴位,能起到宁心安神、调节阴阳,促进睡眠等作用,临床疗效很好。

●便秘:

表现为大便秘结不通,常常数日一行,需依靠泻药帮助排便。中医将便秘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热秘:好发于素体阳盛、嗜酒、喜食辛辣或热病之后的人,表现为大便燥结,数日不通,脘腹胀满,疼痛拒按,面赤身热或日晡潮热,小便短赤,时欲饮冷,口臭,口舌生疮,苔黄厚腻或焦黄起芒刺,脉沉实或滑数。

2、燥秘:表现为大便干结如羊屎,排便异常困难,甚则十数日次,形体消瘦,咽干津少,面色不泽,头晕心慌,唇甲淡白,舌淡或舌红少津,脉细或细数无力。

3、气秘:多发于忧愁、思虑过度、情志不畅或久坐不动的人,表现为大便不通,欲便不得,甚则腹胀疼痛,嗳气频作,胸脘痞满,胁肋作胀,纳食减少,苔薄腻,脉弦。

4、冷秘(寒秘):多发于年老体衰、久病者,表现为大便秘结,面色青黑,腹中冷痛或腰脊冷乏,肢冷身凉,喜热畏寒,夜尿多,小便清长,尿后余沥,舌淡苔白润,脉沉迟或反微涩。

5、虚秘:好发于劳倦过度、年高津衰或病后、产后及失血伤津过多者,表现为大便干结如羊屎,排便异常困难,甚则十数日次,形体消瘦,咽干津少,面色不泽,头晕心慌,唇甲淡白,舌淡或舌红少津,脉细或细数无力。

采用针刺足阳明胃经、手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及任脉等经络穴位,能起到通调肠腑,疏通气机,调理脾胃等作用。临床疗效显著。

●月经不调:

包括月经先后无定期、痛经、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等。中医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血瘀型:月经错后,或经来量少,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或刺痛,血块排出后其痛减轻,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

2、肝郁化热型:月经不调,经行不畅,胸胁乳房及小痛,胸闷不舒,烦躁易怒或善叹息,嗳气食少,经血色红或紫,舌边尖红,口苦咽干,苔薄黄。

3、气虚型:经行先期,或经期延长,多色淡质清稀,神疲肢软乏力,气短,食少便溏,小腹空坠,舌淡苔薄。

4、血寒型:经期延后,色暗量少,小腹冷痛、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薄白。

5、气滞型:月经延后,量少色暗有块,小腹胀甚而痛,胸胁乳房胀痛,舌质暗。

采用针刺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等经络穴位,能起到补益肝肾,调和脾胃,调节气血等作用。临床上显示症状改善明显。

●功能性消化不良:

表现为上腹胃脘部反复性发作性疼痛,或者时常自觉饱胀不适,嗳气反酸,食欲欠佳等。采用针刺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经等经络穴位及相应募穴,能起到缓急止痛,调和气机,温寒祛湿等作用,临床疗效明显。

●颞颌关节炎:

表现为颞颌关节疼痛,咀嚼时疼痛尤甚。采用针刺疼痛局部阿是穴,能起到疏经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临床疗效明显且见效快。

●牙痛:

表现为牙根疼痛红肿,甚至颜面肿胀。采用针刺足阳明胃经及局部阿是穴,能起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等作用。临床疗效明显且见效快。

●呃逆:

即膈肌痉挛:系膈肌不自主的间歇性收缩运动所出现的一种症状。正常人有时也会发生呃逆,属于生理性的。但如呃逆为持续性,并与进食无关,则常为病理性。呃逆的病因分为反射性、中枢性、代谢障碍性和精神性四类,多与各种疾病有关。呃逆症是传统的针灸适应证之一,常用的有体针、耳针、火罐等均有较为满意的效果。

●带状疱疹:

是由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名称有“缠腰火丹”、“蛇串疮”等。它可以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临床主要表现为红斑上出现簇集性水疱,呈带状排列,且患处剧烈疼痛,难以忍受。针灸是依据中医的经络理论而取穴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之一,适用于疱疹的各个阶段,有明显的止痛、消炎作用,另外对疱疹的后遗神经疼痛也有明显的疗效。

●肋间神经痛:

是指一个或几个肋间部位发生的经常性疼痛,并有发作性加剧。原发性肋间神经痛极少见,继发性者多与病毒感染、毒素刺激、机械损伤及异物压迫等有关。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并沿肋间神经分布。针灸治疗肋间神经痛一般采用针刺、穴位注射、拔罐等,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止痛效果。

●面瘫:

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证,又称为口眼歪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多见。手、足阳经均上头面部,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是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可导致面瘫的发生。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于贝尔氏麻痹,认为因风寒导致面神经血管痉挛,局部缺血、水肿,使面神经受压,神经营养缺乏,甚至引起神经变性而发病。另外,亦有因疱疹病毒等引起非化脓性炎症所致,如亨特氏面瘫。针灸治疗本病效果很好,而且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初始发病的急性期内,病邪表浅,面部取穴宜少,针刺手法宜轻;恢复期面部取穴则可使用透刺、电针等方法。

此外,针灸对中风后遗症、小儿脑瘫、三叉神经痛、斑秃、皮肤瘙痒症、痤疮、神经衰弱、痴呆等各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疗效,特此推荐给广大患者,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福音,祝您早日康福。

Copyright ©  2019-2020     四川大学望江医院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电话:028-85463088     技术支持:四川大学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