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共卫生 > 健康知识 > 正文

狂犬病预防常识

发布时间 :2021年03月10日 14:06 浏览量 :

一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喂养猫狗等宠物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然而猫狗在给人们带来愉悦心情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目前尚无法治疗的疾病——狂犬病的感染风险。它是由狂犬病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恐水、恐声、怕风、流涎和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常有典型的恐水症状,故又称恐水病。

二重要事实

① 全球150多个国家与地区存在狂犬病;

② 每年超过5.5万人死于狂犬病,95%发生在亚洲与非洲;

③ 被咬伤人群中,15岁以下儿童占40%;

④ 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存在感染狂犬病的风险;

⑤ 人类狂犬病死亡病例97%由狗引起;

⑥ 狂犬病一旦发作,死亡率几乎100%(目前全世界仅报道3例发病后恢复);

⑦ 狂犬病暴露后及时规范处理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可最大限度降低发病风险。

三传染源

理论上所有温血动物特别是食肉目(犬、猫、熊等)灵长目(猴、猩猩等)翼手目(蝙蝠)、啮齿类(鼠、兔等)都有可能成为传染源。

四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咬伤传播,也可由带毒犬的唾液经各种伤口和抓伤、舔伤的黏膜和皮肤入侵。还可通过宰杀病犬、剥皮等而感染。偶因吸入蝙蝠群居洞穴中含病毒的气溶胶而感染。国外有器官移植感染案例。

五潜伏期

长短不一,多在15-30-90天内发病。超过一年者约1%,最长可达十余年。

六临床表现

前驱期(持续2—4天):症状可有发热、头痛等类似感冒,具有重大诊断意义的早期症状是伤口部位常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蚁走等感觉异常;

兴奋期(持续1—3天):高度兴奋、极度恐惧,对水、风、光等刺激非常敏感,恐水是狂犬病特有症状:饮水、见水、闻流水声甚至提到饮水时均可出现严重咽喉部肌肉痉挛,故患者虽渴极却不敢饮水、即便饮水也不敢下咽。

麻痹期(持续6—18小时)由兴奋转为安静并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七治疗

目前尚无特异有效治疗,以综合对症为主。全球仅3例发病后恢复;国外报道密尔沃基疗法(使用氯胺酮等药物诱导昏迷)曾使4位患者幸存。其余所有患者发病后均死亡。

八预防

① 大面积给家犬注射兽用狂犬疫苗,对狂犬立即捕杀并作专业处理;

② 尽可能减少和高风险动物的接触机会;防止被咬伤、抓伤与粘膜污染;

③ 从事狂犬病研究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兽医、屠宰场、畜牧业或林场作业人员等可根据情况行暴露前免疫接种;

④ 暴露后及时规范处置伤口

Ⅰ彻底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其他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反复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以上;

Ⅱ消毒处理:用2-3%的碘酒75%的酒精消毒伤口,尽可能不包扎、不缝合;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可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等;

⑤ 及时免疫:

Ⅰ疫苗接种:越早越好,即便是暴露后数月也应按照标准程序接种疫苗;

Ⅱ严重多处伤口、头面部的伤口或免疫力低下者应尽可能于第一次疫苗接种7天内(越早越好),规范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

九其他

①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狂犬判定方法:对疑似狂犬隔离观察10天,如不死亡,则非狂犬。尚未获得国内专家一致认可,故仅供参考;

② 伤口处置与疫苗接种同等重要;

③ 疫苗接种越早越好,但绝非超过24小时就无效;抢在发病前的接种均有意义。

四川大学校医院收集整理

2014-03-01

Copyright ©  2019-2020     四川大学望江医院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电话:028-85463088     技术支持:四川大学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