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冠心病?
如果把心脏比作一片“土壤”,冠状动脉就是灌溉土壤的“河道”,冠心病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河道”被堵,土壤得不到灌溉,心脏这片土壤就变“枯死”。
哪些人容易得冠心病?
冠心病家族史:冠心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年轻的男性患者比年轻的女性患者多,但绝经后的女性以及年过60的妇女,其危险就几乎和男性相等了,甚至大于男性。
压力大:脑力劳动者大于体力劳动者,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病。
抽烟:经研究证明,每天吸烟20支以上可使冠心病风险增加2至3倍。
高血脂:常进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本病。
高血压或糖尿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病人。研究发现高血压病患者患本病是血压正常者4倍。
冠心病的分类及典型症状
1. 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稳定性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隐匿性冠心病)
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
|
心绞痛 |
心肌梗死 |
典型症状 |
发作性胸痛和胸部不适 |
心前区剧烈疼痛是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 |
胸痛特点 |
压榨、憋闷、紧缩、烧灼或窒息感 |
濒死、恐惧感 |
偶伴 |
常伴 |
胸痛部位 |
胸骨后上中段或心前区 |
放射 |
多至左肩,沿左臂尺侧至无名指和小指;向上可至颈、咽部、和下颌部 |
持续时间 |
一般3-5分钟,不超过30分钟 |
10-20分钟以上 |
诱因 |
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吸烟 |
一般无明显诱因 |
好发时段 |
早晨和上午 |
含服硝酸甘油 |
1-2分钟开始起效,10分钟以上不缓解考虑非心绞痛 |
无效 |
消化道症状 |
无 |
恶心、呕吐、上腹胀,重者可有呃逆 |
全身症状 |
无 |
发热,38℃左右 |
体征 |
心率增快,血压下降 |
心率多增快,血压下降,第四心音奔马律 |
严重表现 |
无 |
心律失常、猝死、休克、心衰 |
给患冠心病老年人的健康指导攻略
1. 戒烟、戒酒。
2. 合理膳食
(1) 合理控制摄入总热量。饮食中热量摄入过多,超过人体热量消耗,就会导致脂肪堆积,加重心脏负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
(2)日常烹饪食物时尽量不用猪油等动物油脂,用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橄榄油等,少吃肥肉、动物内脏。
(3) 控制食盐的摄入: 高盐摄入可增加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生风险。血压和钠的摄入有直接关系,用盐越多,血压越高。食盐的摄入每天不宜超过6克,日常烹饪食物时可选用高钾低钠盐,并多用醋、柠檬汁、香料、姜等调味以替代一部分盐和酱油。少吃腌制食品、少吃零食,因为零食多为高盐食物。
(4) 多食新鲜蔬菜瓜果、脱脂乳、大豆及其豆制品等提高钾和钙的摄入。
(5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食物中的纤维素在肠道不能消化,但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类便的排出。而且纤维素还可以促进胆汁合成,降低血脂和血清胆固醇的水平。含高纤维素的食物包括: 蔬菜中的芹菜、白菜等,谷薯类中的小麦、玉米、高粱、荞麦、燕麦、甘薯、马铃薯等。
(6老年人身体对缺水的耐受性下降,要及时少量多次地为老年人提供温热白开水饮用,每日饮水量应达到1500~1700毫升。早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温白开水可以降低血液黏度,但是也要注意一次饮水不宜过多、过猛。晚上临睡前尽量少喝,以免因为夜尿影响睡眠。
3、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进食过饱、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寒冷天气刺激等都可使心脏负荷增加且心肌耗氧量增加,当冠状动脉供血不能相应增加时,即可诱发心绞痛。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
4、运动管理
(1) 合理的运动可以改善血脂代谢,减轻体重提高运动耐量,减轻症状,促进康复。
(2) 户外活动还能更好地接受紫外线的照射,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合成并防止骨质疏松。
(3) 护理人员要合理安排老年人日常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适合患冠心病老年人的运动有散步、太极拳、保健操等。各种活动以无疲劳感、胸部无不适及气喘、气急为限度;避免爬山、登楼梯、骑自行车、爬坡等运动。
5、用药指导
(1) 应协助老年人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擅自增减药量。
(2) 观察老年人服药后有无产生不良反应。
(3) 老年人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硝酸甘油见光容易分解应该放在棕色瓶内,存放于干燥处。
(4)护理人员应提前告知老年人服用硝酸甘油后,由于药物扩张血管导致的不良反应有:颜面潮红、头部胀痛、头晕、心动过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