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又称“痄“zhà”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自限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主要发生在1~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主要表现为发热和腮腺肿大。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主。
患了流行性腮腺炎会出现哪些症状?
起病大多较急,有发热、寒意、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即显著肿大。发热至38~40℃不等,症状轻重也很不一致,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l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侧先肿胀,通常一侧腮腺肿大后2—4日又累及对侧,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而具坚韧感,边缘不清。当腺体肿大明显时出现胀痛及感觉过敏,张口咀嚼及进酸性饮食时更甚。局部皮肤紧张发亮,表面灼热,但多不红,有轻触痛。腮腺四周的蜂窝组织也可呈水肿,可上达颞部及颧骨弓,下至颌部及颈部,胸锁乳突肌处也可被波及(偶尔水肿可出现于胸骨前),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及颈部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l 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如何传播?
飞沫传播
流行性腮腺炎早期的主要传播途径基本上都是通过飞沫来进行病毒携带的,而这些携带了病毒的飞沫大多都是由患者在咳嗽或者是打喷嚏的时候传播。
接触传播
接触被患者污染的生活用品,比如衣物、餐具等,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大家要做好预防措施。
患者在腮腺肿大前6天到发病后9天都具有传染性,其中从发病前1~2天到发病后5天之间的传染性最强。
流行性腮腺炎如何治疗及护理?
治疗
l 流行性腮腺炎是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抗腮腺炎特效药物,抗生素治疗无效,主要对症治疗。隔离患者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
l 对高热、头痛、呕吐者,应给予解热止痛,补液等对症治疗。中药治疗多用清热解毒,局部可以敷用消肿止痛药。重症患者应及时就医。
护理
l 在流腮发病期间,患者需要多饮水、多吃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食或软食;比如稀饭、面片汤、鸡蛋羹等。
l 在急性期不要吃酸、辣、甜味及干硬食品,以免刺激唾液腺使之分泌增多,加重肿痛;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漱口,避免口腔内腮腺导管开口处感染。
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l 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手段,家长应及时带儿童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l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减少去人员拥挤、人群密集、空气流通较差的公共场所活动。合理作息,科学饮食,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l 如发现师生有发热、腮腺肿大等症状,要及时督促其去医院就诊,杜绝带病坚持工作及上学。
l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应在家或住院隔离治疗,周围人群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可进行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应急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