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通常简称高血压,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并且影响重要脏器。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高血压的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
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但病因不明确的独立性疾病,占总共高血压的90%,由于动脉血管硬化,血管调节中枢异常所造成的动脉压持续升高 。
继发性高血压:
这类疾病病因明确,高血压只是这种疾病的一种表现,血压可暂时升高或者持续升高。如肾病引起的肾性高血压。
三、高血压的病因
目前认为高血压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致使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期,使血压升高。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占40%,环境因素占60%。
危险因素
其他因素:包括过量饮酒、缺乏体力活动、吸烟、超重和肥胖、长期精神紧张、高钠饮食、年龄、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均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四、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常见表现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乏、心悸、耳鸣、视物模糊等,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若已达高血压危象(≥180/120mmHg),患者可发生卒中、视物模糊、意识丧失、失忆、心肌梗死、肾功能损害、主动脉夹层、心绞痛、肺水肿以及子痫。
五、高血压的危害
眼:视网膜出血、黄斑变性、失明等。
脑:脑卒中、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脏: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
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夹层。
肾脏:肾病变、肾衰竭。
六、诊断高血压时如何正确的检测血压
要求受试者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后开始测量,测量血压时,应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取坐位上臂血压,测量位置应与心脏水平。推荐使用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医用电子血压计,首诊时应测量双臂的上臂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的上臂。
七、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确诊高血压。诊断内容应包括:确定血压水平及高血压分级;无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评估心、脑、肾等靶器官情况;判断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程度。
目前国内高血压的诊断采用2005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标准
类别 |
收缩压(mmHg) |
舒张压(mmHg) |
正常血压 |
<120 |
<80 |
正常高值 |
120~139 |
80~89 |
1级高血压(轻度) |
140-159 |
90-99 |
2级高血压(中度) |
160~179 |
100~109 |
3级高血压(重度) |
≥180 |
≥110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140 |
<90 |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 |
1级 |
2级 |
3级 |
无其他危险因素 |
低 |
中 |
高 |
1-2个危险因素 |
中 |
中 |
很高危 |
≥3个危险因素或糖尿病或靶器官损害 |
高 |
高 |
很高危 |
有并发症 |
很高危 |
很高危 |
很高危 |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脂,肾功能,血糖,血尿酸,血电解质等。
2.心电图检查、超声心电图。
3.x线检查:胸片可见主动脉弓迂曲延长,左心室扩大。
4.眼底检查。
5.必要时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颈动脉超声等检查。
八.健康宣教
(一)饮食指导
三餐 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以清淡素食为主,宜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如鱼、瘦肉、豆类及豆制品;少食或不食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鱼籽;对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应少吃或不吃,烧菜宜选用植物油,可以选食一些降脂作用的食物,如海带、海参、葵花籽、芝麻等。
低盐高钾 高血压患者都要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小于6g,烧菜宜偏淡,对酱菜、榨菜、皮蛋等含钠盐高的食物应少吃;钾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所以可以多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和水果。
维生素 维生素有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特别是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故高血压患者宜多食用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豆芽、芹菜、胡萝卜等。
(二)健康的生活方式
适量运动 体力活动及保持标准体重是独立的降压因素,具有巩固药物降压效果的作用。可选择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跑步、登山等,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戒烟限酒 高血压患者还应戒烟限酒,因烟中尼古丁可以刺激肾脏分泌儿茶酚胺,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血压升高等并引起其他心血管疾病;大量饮酒不仅可引起血压升高,也是脑出血的诱发因素之一。
心理平衡 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平静的心境,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保持乐观情绪,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以利于维护血压的稳定。
(三)用药指导
逐渐降压 除高血压急症以外,降压以在数日、数周内逐渐降低为佳,特别是老年人,以及有高血压病史多年的患者,其机体已经适应了高血压目前的水平,突然降低反而无益。
随服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剂量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联合用药来达到目标血压,用药期间忌突然撤掉某一种药物或骤停药物,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是长期的,血压达到目标血压后应坚持服药,最有效地控制血压。
高血压的用药原则:个体化、小剂量、联合用药、动态监测,不可擅自调药、停药,若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