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带状疱疹呢?
带状疱疹为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aricella - zoster viru s , VZV )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初次感染此病毒后,表现为水痘或隐匿性感染,此后该病毒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当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时,再次激活该病毒,引起本病。发疹前常有一些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疹时患处皮肤首先出现潮红斑,随后出现成簇状分布的丘疹,继而变为水疱。皮损常沿某一周围神经区域分布,一般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不超过正中线。除了皮损表现,患者还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痛。一般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和免疫力比较低的人群。
2.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发病“元凶”,该病毒通常经飞沫和接触传播,初发感染引起水痘。在得过水痘后,残余的病毒会潜伏在我们身体的脊髓后根神经节处,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被激活从而大量复制,通过感觉神经轴转移到皮肤处引起带状疱疹。
3.哪些人群或者因素容易得带状疱疹?
50岁以上成人、老年人、糖尿病、免疫缺陷疾病、机械性创伤、精神压力大、劳累等是常见的诱因。
4.临床表现
1.发疹前症状
发疹前常有一些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表现以及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
2.皮损表现
发疹时患处皮肤首先出现潮红斑,随后出现成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的丘疹,继而迅速变为水疱,水疱周围有红晕。皮损常沿某一周围神经区域分布,一般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不超过正中线。水疱随后会干涸、结痂脱落,可能会有遗留色素沉着。一般皮损持续2-3周,老年人大概为3-4周。
3.神经痛
除了皮损表现,患者还常常伴有神经痛。神经痛可以在发疹前、发疹时或者皮损痊愈后出现,疼痛可以表现为钝痛、跳痛等,通常伴有烧灼感。多为阵发性,也可为持续性,老年、体弱患者疼痛程度会更剧烈。
5.带状疱疹要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ü 发生在胸部的带状疱疹容易误诊为心绞痛、肋间神经痛。
ü 发生在腹部的带状疱疹容易误诊为胆结石、胆囊炎、阑尾炎。
ü 当带状皮疹皮损不典型时需要和一些其他的皮肤病进行鉴别:如接触性皮炎、虫咬皮炎等。
6.带状疱疹的治疗
带状疱疹的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急性期疼痛、缩短皮损的持续时间、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并发症的发生。
1.基础治疗
注意皮肤清洁,避免发生继发感染。当水疱没有破裂渗出时可用炉甘石洗剂外涂帮助水疱收敛干涸,当水疱明显并伴渗出糜烂时,可用3%硼酸溶液进行湿敷,遵医嘱加用阿昔洛韦乳膏等外用。
2.抗病毒药物治疗
常用的口服药物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溴夫定等,应在发疹24-72小时内开始使用,也可遵医嘱使用神经营养药物静脉滴注输液治疗。
3.带状疱疹的镇痛治疗
对于轻中度的疼痛,可考虑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曲马多等;对于中重度疼痛则考虑服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羟考酮等,或者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
4.带状疱疹的预防
宜清淡饮食,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鸡蛋、牛奶、瘦肉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尽量穿着宽松的棉衣,减少患处的摩擦力,定期更换衣物。除做到规律作息、劳逸结合,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以外、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通过接种两针疫苗可以大幅度降低带状疱疹发病风险。接种疫苗三年内,带状疱疹对50~59岁成年人保护效力为96.6%,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保护效力为100%。